首页 综合资讯 正文内容

棕榈油价格(棕榈油价格影响因素)

紫紫袜服 综合资讯 2023-03-16 18:03:20 89

2008年3月豆油价格猛涨是什么原因?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食物油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豆油、菜籽等期货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批发和零售价格也紧随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国在分享上涨带来的红利同时,也出现了本国市场价格高企所引发的通胀的隐忧。

1.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近期价格处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类品期货、加拿大温尼伯商品期货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等国际上有影响的食物油期货价格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趋势。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础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货品种。而菜籽油、棕榈油等在国际市场都是被看作为替代品。因此,这里以CBOT大豆市场为例来说明价格走势。从1月3日开市,到7月13日,开盘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盘948.1,上涨257.6(单位均为美分/蒲式耳),涨幅36.7%。其走势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月10日CBOT大豆指数的最低点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点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国职业农场主组织(Pro Farmer)在其间抛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新产季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急剧减少860至940万英亩。第二阶段:从4月24日的最低点732.2美分/蒲式耳开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达150.2美分/蒲式耳,而这一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天气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阶段:从6月22日的最低点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点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为130.9美分/蒲式耳。期货价格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这主要是因为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场人士大跌眼镜的报告,即:美国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6408.1万英亩,较三月份的数据大幅削减305.9万英亩,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测的6783.8万英亩的平均值(预测区间为6600—6900万英亩)。当天CBOT大豆各合约一度涨停开盘。

经过市场有计划地进行播种面积——天气状况——播种面积的三个阶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涨——种植面积增——下跌——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的循环模式,而现在出现了新情况是上涨——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再减少种植面积的恶性循环模式。

7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产量达到2.221亿吨,低于6月预测的2.253亿吨,也低于2006年的2.361亿吨。事实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几个大豆主产国的大豆产量均有程度不等的减少,其中美国大豆产量调低至7140万吨(6月预测7470万吨,2006年为868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为4700万吨(2006-2007年度为472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560万吨,也低于2006-2007年度的1620万吨。不过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6100万吨,和6月预估值持平,也高于2006-2007年度的5900万吨。

从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调低到了2.342亿吨(6月预测为2.343亿吨,2006年为2.252亿吨)。全球大豆出口预计为7550万吨,和6月预测持平,2006年为7050万吨,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预计提高到1020万吨(6月预测860万吨,2006年为800万吨),巴西预计为2970万吨(6月预测2970万吨,2006年为2460万吨)。美国预计为2780万吨(6月为2940万吨,2006年为2970万吨)。这也将导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降低到5187万吨(6月预测为5400万吨,2006年为6417万吨)。

总体看来,报告印证了市场近期对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应吃紧的担忧,这也使得市场对于任何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单产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种面积降低的因素都极为敏感。从最新的气象预报看,美国西部玉米种植带可能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国大豆关键的结荚期和灌浆期,炎热干燥的天气将会导致大豆单产潜力受损。除了天气因素,美国大豆价格的上涨也是为了鼓励巴西农户增加播种面积。一般预计巴西新豆播种面积将会比2006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从雷亚尔汇率持续走强来看,这显然不利于巴西大豆种植收益提高,因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来出口,所以美元相对雷亚尔越是疲软,农户换回的收益就越少。现在雷亚尔汇率位于近7年来的高点,1雷亚尔可以兑换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达到1美元兑换1.8雷亚尔。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种季节开始前(也就是未来三到四个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的几率很大,特别是如果美国中西部出现炎热干燥天气的情况下,以便能够鼓励南美农户尽可能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弥补美国大豆产量下降带来的全球供应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等价格基本上与CBOT走势相同。自从2006年以来,马来西亚粗棕油期货价格飙升近80%,现货价格创下了8年来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撑国际棕榈油价上涨

7月以来,国际棕榈油市场大幅上涨,24度棕榈油近月装运港船上交货(FOB)价格为每吨(下同)797.5美元,较前一周上涨22.5美元;33度棕榈油FOB价格为792.5美元,上涨22.5美元;44度棕榈油770美元,上涨10美元。

国际棕榈油市场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的带动。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2007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数据,导致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对BMD棕榈油起到支撑作用。第二、近期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大幅上涨,使得棕榈油在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机资金做多。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到2008年时强制要求在传统燃料中掺混生物柴油,并且打算提供补贴,确保生物燃料项目获得成功,这也对BMD棕榈油市场形成支撑。第三、印尼调高棕榈油出口基价,增加了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竞争力。印尼政府将毛棕榈油的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每吨(下同)622美元上调至676美元;24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676美元上调为746美元;33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调至737美元。印尼上调棕榈油出口价格有利于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对BMD棕榈油市场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保持向上。

据德国《油世界》预计,2006/07年度全球10种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费量预计将达3.96亿吨,高于3.92亿吨的同期产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为5160万吨,高于上年的4720万吨。其中欧盟油菜籽产量预计达到1780万吨,上年为1610万吨;中国产量预计为1100万吨,低于上年的1270万吨。加拿大产量预计提高到980万吨,上年为850万吨;澳大利亚产量预计提高到140万吨,上年为51万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全球油菜籽消费量增长明显,预计为5220万吨,上年为4910万吨。油菜籽加工量预计为4900万吨,上年为 4610万吨。从期末库存来看,预计今年为470万吨,上年为530万吨,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9.0%,上年为10.9%。可见,今年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持续向上。

造成供需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场对生物柴油的炒作,从而预期菜油、豆油、棕榈油需求将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将偏紧。这一点在去年末的市场反应中较为明显,在德国,随着能源价格下挫、植物油价格相对坚挺及2006年8月开始实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税造成生物柴油生产利润下降等,导致了生物柴油消费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下跌。今年以来,由于豆油、菜油、棕油价格的大幅爆涨,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义。但是,不断有新的预测调高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这无疑将给油菜籽供应带来逼迫的气氛,为其价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据。

4.周边国家食物油价格上涨带来供应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剧。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于作为烹调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价格飞涨,很多印尼人因为买不起,只能改煮无油之炊。已经迫使很多印尼穷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为世界最大棕油生产国之一,印尼会从油价上涨中获利,但是因为国内食用油价格也水涨船高地上涨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万万的印尼普通百姓负担不起。另外食用油价格上涨,也让经济政策计划官员担心会对通货膨胀带来冲击。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价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是构成消费物价指数的商品和服务篮子中,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块。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进口国,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进口来满足。由于今年油籽预计减产,这也使得印度对进口植物油的依赖性提高。印度食用油价格上涨,原因在于本地油籽产量降低,而且国际棕榈油价格创下数年新高,也带来明显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价格近期持续走强,带来了国内通涨率指标的继续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发价格指数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政府为了平抑通涨压力,已经将毛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70%调低到了60%,把24度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80%调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进口关税仍然维持在45%。由于用于计算关税的基础价格依然维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这有助于降低这些食用油的进口成本,也有利于进口增长。

总体上说,国外食物油价格仍然处在上涨趋势之中,除了种植面积减少及天气因素以外,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面临通胀威胁以及投资基金在期货市场兴风作浪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预计CBOT大豆市场很有可能达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

棕榈油价格(棕榈油价格影响因素) 第1张

印尼出口禁令助推国际植物油价格上涨,对我国会有哪些影响?

这个对于我国的影响很小,因为印尼出口的植物油大多数是棕榈油,而棕榈油在食品生产方面用的比较多,最多就是影响到市场上食品的价格,根本影响不到我们的政策生活。

我国南方吃的是花生油,北方吃的是菜籽油。而印尼出口的植物园基本上都是棕榈油,这种植物油因为价格便宜,大部分是被食物公司和食品店采购,其它行业基本不采购,或者采购数量很有限。不过国内食品的价格并不一定会上涨,因为印尼虽然占了全球大部分棕榈油的出口份额,但马来西亚也有一定的出口。国内食品厂商可以寻求马来西亚进口,而且即使都没办法进口,食品厂商也不会轻易涨价的,除非棕榈油的价格上升过于严重,是在没办法平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巨额支出,才会上涨食品价格。

这个东西针对不会怎么影响我国,因为我们正常人家都不会用棕榈油啊,我们要么是用花生油,要么是用菜籽油。只有企业和食品店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才会去使用棕榈油,而且我国大部分食品店用的都还不是棕榈油,真正用棕榈油多的是那些食品厂商。而食品厂商即使是因为棕榈油价格上涨,真正把上涨的价格平摊到生产出来的零食里,最终也可能是原本一块钱的零食涨价到一块五而已,而且你不买就对你没影响,所以说,印尼禁止出口棕榈油,其实基本上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的。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印尼禁止出口植物油并不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影响,因为印尼出口的基本上都是棕榈油,这种油大多数是食品企业采购的,因为便宜,我们正常生活用的是菜籽油或者花生油,这个对我们的影响最多是零食涨价,只要我们不卖,就影响不到我们。

棕榈油期货1809什么价

棕榈油1809现在最新价格是4680每吨

不过1809马上就要进入交割月了

不建议还去做这个品种

现在的主力合约是1901

做期货有什么问题可以加了交流

棕榈油一手平今1.35元的费用

方便面里面的油是什么

问题一:方便面里面的油是什么油? 方便面用的油是一种植物油脂:棕榈油,这种油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容易变质和酸败,经过蒸箱出来的面进入油锅进行熟化脱水。国家规定方便面使用的棕榈油酸价要控制在1.5以下,大型的方便面企业内定的酸价一般为0.8-1.2,根据不通企业来定,如果油炸机内的棕榈油超过这个规定酸价值有以下处理方法:在1.2-1.5停止使用回锅油,1.5-1.8停机将锅内油分加到其他新油中,1.8-2.1可以作为生产油包的用油,超过2.1废弃掉。由于今年年初中国最大两家棕榈油供应商被新加坡某位大亨合并,导致棕榈油从年初的4000元一吨开始疯涨,到10月份已经高达10800元一吨,虽然目前受经济危机影响油价下降,不过价格仍然让方便面生产商吃不消。超过2.1酸价的棕榈油几乎都被一些小作坊收购,用来炸方便面或者做饼干使用,没人舍得扔,毕竟是油。 如果你选择的是大厂生产的方便面,油一般没什么大问题,总体来说今麦郎的面酸价较高,1.2还可以继续使用,康师傅、白象等超过0.8就要将油分加了。

问题二:方便面里的油包是什么油 我觉得是地沟油

问题三:儿时吃的方便面里面有油的叫什么牌子的 华丰三鲜伊面

问题四:方便面里面的油料包是什么油 方便面里面的油主要是棕榈油 是食品工业加工中常用的食用植物油。不过这种油很便宜,营养价值很低!

问题五:儿时吃的方便面里面有一包油的叫什么牌子的? 我们小时候就只有麻辣和鸡汁的,一个红色包装一个带点黄白色的

问题六:方便面里面的油吃了会怎样 其实你不用管里面的油好不好,你只要知道那里面的油量大大超过了每人健康用油的最大量,而且盐也是如此,所以建议你,方便面最好煮着吃,不用那些油料包。

问题七:方便面里有没有防腐剂,里面的油是什么油 方便面必须添加适当的防腐剂

为了防止变质,损害人体健康,延长保持质期,可以在食品中合理添加防腐剂

问题八:方便面里的油是尸体上的油吗? 不是

文章目录
    搜索